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泽东,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他搞起“联省自治”的名堂,让省议会鼓捣出《湖南省宪法》,条文写得花团锦簇,又是“民权”又是“自治”,实则满篇都是维护他和地主、官僚的门道。
他搞起“联省自治”的名堂,让省议会鼓捣出《湖南省宪法》,条文写得花团锦簇,又是“民权”又是“自治”,实则满篇都是维护他和地主、官僚的门道。
“南京守将全是黄埔生?”——1937年12月13日,萧山令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一起陪葬的还有17颗将星,黄埔一期占六成,日军战报罕见写下“超出预期”四个字。别再用“撤退混乱”一句话盖棺,他们本可以不死。
程潜家客厅的火盆刚添了炭,张治中一句“长沙的火,总比南京的枪子儿体面”,把唐生智手里的麻将直接拍成了两截。三十年了,他还是听不得“弃城”俩字——哪怕只是拐弯抹角地提长沙文夕大火。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这几张纸的分量,足以压垮一个政权,也能点燃另一片土地的燎原之火。
有些人的命,是靠一句话救回来的;也有些人的命,是断送在几句谎话上的。
笔者一直认为白崇禧在民国史上是国民政府这一时期仅次于蒋的重要人物之一,所扮演的角色甚至超过了桂系领袖李宗仁。之前民国史笔记中引述很多民国要人的传记和回忆录中都有不少关于白崇禧的描述,如李宗仁,张发奎,顾维钧,张治中等,毕竟除了蒋外他是这个时期几乎绕不开的人物。
1950年,陈毅在上海会见唐生智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国民党的一级上将中,只有你没打过我们。”
1927 宁汉分裂,汉方迎汪抗蒋。蒋撕左皮分共清党,抬胡援冯抗汉。蒋为孙传芳所败,李宗仁、何应钦迫蒋一次下野。宁汉沪合流,西山会议派不容汪,汪蒋合谋反扑。共党广州暴动,汪担责被迫退隐,蒋得利重掌权。
白崇禧,生于1893年,广西桂林人,字健生。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桂系军阀首脑之一。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参与了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蒋桂战争桂系失败后,与李宗仁等长期盘踞广西。抗
当时淞沪会战的硝烟刚散,日军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共10个师团,已沿京沪铁路、京杭国道两路杀向南京,迁都重庆的命令刚对外公布,“谁来守首都”就成了压在蒋介石心头的巨石。
1937年,集结了15万大军拱卫的南京城,从12月5日至12月13日,短短8天时间,就在日寇的强攻下土崩瓦解。随后日寇进城,对30万中国军民展开灭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的南京城,寒风刺骨。日军的飞机时不时掠过上空,洒下雪片般的劝降传单,上面写着“日军三日内破城”。城南,卖馄饨的王老汉蹲在灶台边,看着传单直叹气:“往哪逃?这一担馄饨挑子就是全副家当,出了城,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1949年5月的上海,夜色潮湿。法租界一处并不起眼的公寓里,唐生明正匆匆整理文件,他准备把一批最新掌握的国民党高层动态交给地下党联络员。窗外汽车喇叭此起彼伏,内战尾声的紧张感透过玻璃渗进来,催得人加快呼吸。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唐生明彻底决定“转身”,为
1937年12月12日下午5点,唐生智在南京卫戍司令部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只开了二十分钟,唐生智先是宣读了蒋介石关于“可相机撤退”的来电,然后下达了全军撤退的书面命令:司令部及其各直属部队、第78军及宪兵部队渡长江北撤;其他各部队冲破正面之敌突围,向皖南